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13700字)【每篇论文,价格均为100元】
摘 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新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工作变动,人口流动,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化等问题使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个人的亚健康情绪以及亚健康的心理不断积累,以至于有人说“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心理类节目应运而生,以其贴近性,服务性的定位,深切的人文关怀,受到了观众的强烈关注。
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也增强了受众对这类节目的需求,使得这类节目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心理类节目的高收视率也预示着会有更多同类节目出现。目前我国存在的几档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各有利弊。因此,对这一节目形态的研究,一方面能够对以后的同类节目提供借鉴和参考,寻找更为适合的形式使节目达到理性地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也弥补了我国对这一新的节目类型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心理问题;谈话节目;传播
Abstract
China is currently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as Chinese society has entered a new era,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accelerated pace of life, job changes, population movements, competition,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s and other issues so that people in a healthy condition, the individual sub- emotional and mental health sub-health continues to accumulate, so it was said, "mankind's weight into the mood." In this context, television psychology class program came into being, with its location close to nature, service, and deeply humane care, has been a strong focus of the audience.
The severity and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ut also enhance the audience demand for such programs, making such programs have much room for development. High ratings of psychological type of program also indicate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similar programs appear. At present, the presence of a few files of psychology class television talk show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is program form, on the one h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similar programs, to find a more suitable form so that the program reaches a r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result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ory make up this country Blank, a new type of research program.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alk show; Spread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一)课题背景及目的 1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2
(三)课题研究方法 3
一、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产生的原因 3
(一)社会转型造成的心理问题 3
(二)社会群体的现实状态需要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 5
(三)谈话类节目的兴起促进了心理类谈话节目的发展 5
二、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分析研究 5
(一)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的流程 5
1.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当事人 6
2.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 6
3.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心理专家 7
(二)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功能 7
(三)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取得的成就 7
1.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本身的质量的提升 7
2.体现了节目的人性化 8
3.收视率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8
4.优秀栏目的产生 8
(四)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 9
1.一味的追求收视率 9
2.隐私保护问题 9
3.潜在的不好的影响 9
4.节目雷同化严重 10
三、国内电视心理类谈话节目的未来发展 10
(一)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 10
(二)以“深切的人文关怀”为基准点 10
(三)以服务性为节目的最终目标 11
(四)以创新性为节目发展的动力 11
四、央视的《心理访谈》个案研究 11
(一)节目简介 11
(二)节目形态分析 12
1.栏目的构成要素 12
2.栏目的形式特点 12
(三)栏目的存在问题 13
1.认识模糊,不够深刻 13
2.隐私权的保护 13
3.受众定位宽泛 13
(四)应对的策略 14
1.栏目专业化 14
2.隐私权的合理把握 14
3.受众特定化 15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绪论
(一)课题背景及目的
2007年,卫生部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是死于自杀的,就是说在每10万人就有22个人自杀。在中国,自杀已成为青年人群的首位死因。而且估计还有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而这不少于200万人的自杀导致的是每年约有150万人会因为这些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的自杀引发严重的心理阴影,进而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产生。现在的中国社会正在转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变动,人口的流动,竞争的加剧,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等问题使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个人的亚健康情绪以及亚健康的心理不断积累,一项调查表明,在我国,精神疾病发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心血管疾病,跃居疾病发生率的首位。目前我国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大约有3000万,其中,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患病者为21.6%~32%,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而且是呈现一种上升趋势,这说明当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也存在不良状况。
2004年12月28日,我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类电视栏目《心理访谈》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开办了。收视率稳步增长。在这种收视率的诱惑下,《心灵花园》、《心理档案》、《心理时间》等这些心理类的电视节目也陆续的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的栏目单和广大受众的眼中。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用这种以关注受众心理状态的目的和对受众表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的服务宗旨,加上运用专业的心理知识为受众服务,在广大的受众面前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而这种这一新的节目形式出现给我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再加上我个人对此类节目的兴趣,对这类节目的研究就进入了我的视野。
2月23日,湖南双峰养老院恶性伤人3死15伤;惊人的百色平果2.10恶性伤人事件······类似的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频频发生,现在的人都怎么了,怎么会变得这么冲动,这么的不计后果?而人们的口头禅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烦躁”,“心累”,“压力山大”等等。当然会有人觉得这些口头禅和这些社会事件有什么关系,但是其实这都是由于人的心理不够健康引起的,或多或少的有了一些心理问题。人们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工作,感情和家庭三个方面。工作上的压力,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处理,还有子女的成长所需的各类问题都会引起现代人的问题。当然包括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也会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但是现在的人对这些问题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这些都仅仅是生活中的“烦恼”所以忽略,但是这些疏忽却带来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从上面的种种看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不止是影响到了每个人的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的话还会影响一定的社会稳定。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越来越得到重视,也应了市场的需求。但是,由于此类节目是需要一定的专业性,而且由于每个人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很不一样,心理问题的根由也很多,比较难以控制,所以这类节目每个电视台都有各自的特色,互不相同。
所以,我们对此类节目的研究,一方面是因为此类节目由于是新的节目形式,所以对此类节目研究的比较少,我们可以在理论方面给这一类的节目形式提供依据,还有一方面是在以后出现的此类电视节目中,我们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让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做得更好。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心理类节目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栏目的研究:比如针对著名的心理类栏目《奥普拉·温弗莉访谈》的研究
二是在媒介方面的研究。
国内,对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在节目的特征上有:肖娜的《谈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特征》;苗阳的《电视心理类谈话节目的形态特征》等。
在节目的发展上有:易文的《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十年回顾》;唐华的《电视谈话节目的现实困境》等。
在节目的受众上有:杨东喧的《从受众心理看情感类电视节目的话题选择》等。
在谈话节目上有:礼冰的《电视谈话类节目浅析》等。
在节目的个案上有:苗阳的《CCTV12<心理访谈>栏目的研究》;李永健和刘寒青的《央视<心理访谈>栏目内容分析》等。
通过文献收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这一节目的研究还比较少,所以本文就此类节目通过现有的资料收集以及进行深入剖析,藉此可以让受众更加了解国内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资料,对这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文献,以大量现有的研究资料为基础,了解这类节目的历史和现状,并且能帮助我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让我可以深入剖析。
2.定性分析。分析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出现的原因,对这类节目进行“质”的分析。
3.个案研究。以央视的《心理访谈》为个案来研究。
本文在已有的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心理类电视谈话节目出现并且盛行的原因、节目的流程等等入手,并就中外的进行一些对比,并以《心理访谈》为个案研究,分析了这类节目的一些不足, 并对这类节目以后的发展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希望可以对这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